宜昌: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破解企业三大难题
发布时间:2025-11-06 09:55 来源:宜昌市应急管理局 点击次数:次
宜昌: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破解企业三大难题
目前,宜昌市非煤矿山数量达231家,约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安全生产风险高、任务重。面对矿山企业“不愿投、不会建、能力弱”三大痛点,宜昌市应急管理局精准施策,通过政策激励、标准引领和平台搭建,推动智能化建设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2025年以来,全市矿山领域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三宁矿业挑水河磷矿的智能化建设经验纳入“全国25个《智能化矿山数据融合共享规范》创新应用企业”名单,为全省矿山智能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成功案例。
政策与指标挂钩,破解“不愿投”难题
宜昌市创新性地将智能化建设与磷矿开采指标挂钩,对智能化标杆企业按基础奖励指标5%给予开采指标奖励。2025年,全市共对14家智能化建设成效显著的矿山兑现30万吨开采指标奖励,极大提升企业参与智能化改造的积极性。宜昌市应急管理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两年内累计获得中央和省级专项经费2169万元,重点用于矿山安全监测监控等智能化系统建设,以缓解企业投入压力。
标准引领与评估体系,解决“不会建”困境
针对矿山企业“不会建”的问题,宜昌市制定《宜昌市磷矿企业智能化建设指导意见》,围绕矿山基础建设、采掘充填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等8个方面明确了具体建设内容和标准。宜昌市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目前大中型磷矿已基本实现井下撬毛、凿岩、铲装、运输、锚网支护全过程机械化。远安县、兴山县、夷陵区三地共14家磷矿通过智能化建设评估,现有12家矿山入选省级智能化建设试点企业。
平台搭建与经验共享,化解“能力弱”瓶颈
为提升全市矿山智能化建设整体能力,宜昌市应急管理局近年来组织召开智能化建设现场会和研讨会3次。邀请兴发集团、宜化矿业、三宁矿业等标杆企业和湖北省数字产业发展集团等技术支撑单位分享智能化建设经验。通过“老带新”、培训交流等方式,宜昌市营造了“向科技化要安全,向智能化要质效”的浓厚氛围。
鄂ICP备13017754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918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bm34000003 | 网站地图